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支持开展国家级职业教育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培育)建设单位,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职业教育企业实践基地,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部门《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教师〔2019〕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19〕4号)的部署安排,深入推进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国家级职教团队”)建设,我部决定启动实施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现将《国家级职教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申报指南》(附件1)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申报。
申报单位要按照申报指南要求,结合团队协作共同体(附件2)建设,加强联系沟通,深入开展合作,联合进行申报,认真填写《国家级职教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申请书》(附件3),并于2020年2月25日前将纸质材料寄送至国家级职教团队项目秘书处(设在河北师范大学),电子版(PDF格式)发送至指定电子邮箱。逾期不再受理。
项目秘书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刘冬,0311—80787930,13303312177;邓一平,0311—80787937,15032637611;电子邮箱:gjjxcxtd@163.com;邮寄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河北师范大学职技楼A204室。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陈麟,010—66097838;王克杰,010—66097715。
附件:1.国家级职教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2.首批国家级职教团队协作共同体名单
3.国家级职教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申请书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2020年1月3日
附件1
国家级职教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根据《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的部署安排,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通过开展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总结凝练团队建设成果并进行转化推广,示范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
二、课题性质与管理
本项目属于教育部专项课题,专门面向国家级职教团队设立。课题由项目秘书处负责具体管理,成立专家委员会专门负责咨询、指导、监督和评价,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统筹指导下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三、课题申报
课题分为专业领域课题和公共领域课题。专业领域课题主要解决国家级职教团队建设过程中,职业院校在落实“1+X”证书制度,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等研究与实践的专业问题;公共领域课题主要解决国家级职教团队建设过程中,总结凝练团队建设经验模式、加强资源整合提炼、开展推广应用及落地等共性问题。
(一)专业领域课题。限国家级职教团队申报。申报人应是国家级职教团队带头人,每个申报单位要联合不少于1家合作企业申报。团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申报一项主课题或者子课题,申报主课题的团队还可以选择一项子课题进行申报。要按照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研究优势对应选题方向,聚焦职业教育教学、教材、课程、资源等方面改革创新,针对加强团队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构建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创新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总结推广团队建设经验成果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除满足以上选题方向之外,申报单位还可根据专业领域特点适当自拟研究方向。
(二)公共领域课题。国家级职教团队所在单位以及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职业教育企业实践基地等国家级基地以及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均可组织符合条件的人员自主申报。申报人应具备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实践经验,每个单位限报1个课题。申报要联合行业企业、国家级基地、高职院校共同申报,合作院校原则上不少于3家,合作企业不少于1家,主要针对团队建设的过程管理、建设机制、考核评价、总结推广等公共领域研究应用提供基础支撑和智力支持。
课题申报单位要注重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建立产教融合、水平领先、优势互补的高层次研究团队,保证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四、课题遴选
教育部委托秘书处组织专家评审,采取竞争择优方式进行遴选。专业领域课题根据申报情况,结合各团队协作共同体建设,优中选优,遴选确定各协作共同体内1家单位为主课题牵头单位,根据需要联合协作共同体内其他单位承担主课题五个方向的研究内容,各协作共同体子课题项目届时纳入主课题进行统一管理,根据研究任务进行联合攻关;公共领域课题根据申报情况,遴选确定课题牵头单位,课题组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国家级职教团队建设。
五、预期成果
专业领域课题由各团队协作共同体成员单位按各自任务协作完成。牵头单位完成主课题研究报告,涵盖衔接各子课题内容。子课题承担单位完成相应的课题物化成果,包含相关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开发一套相关专业模块化核心课程、一套匹配模块化课程的新教材、一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其他形式的成果根据各单位、各专业具体情况而定,不作统一要求。
公共领域课题需完成:一份课题研究报告、一份应用实践论证报告,其他形式的成果根据选题情况自定,不作统一要求。
专业领域课题结项时间与团队考核验收同步,公共领域课题结项时间原则上为1年。
六、经费安排
课题资助额度参照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相关规定。专业领域课题经费拨付主课题牵头单位,由牵头单位将子课题经费拨付相关单位。主课题每项不超过50万元,子课题每项不超过20万元。牵头单位负责主课题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关子课题。公共领域课题经费拨付牵头单位,每项不超过20万。
课题由牵头单位进行统筹管理,合理拨付使用经费。联合其他单位或设置子课题的项目,由牵头单位按照相关协议进行经费拨付。课题负责人应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严格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七、课题数量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研究项目数量为29项,其中专业领域主课题项目19项,子课题项目若干,公共领域课题10项。
八、选题方向
(一)专业领域研究课题
主课题名称: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领域团队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主课题研究内容;
1.***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
2.***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构方案与“课证融通”建设方案
3.***专业(群)活页式教材等新教材与教学资源开发
4.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5.“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合作机制与任务分工方案
子课题研究方向;
1.“双元育人”模式创新研究
2.职业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及功能
3.“1+X证书制度”在本校或共同体专业人才培养试点探索与实践应用
4.***专业(群)“课程思政”的载体与方法创新研究
5.其它(国家级职教团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设研究方向)
(二)公共领域研究课题
1.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新型模块化教学模式及实践应用研究
2.校企合作推进“书证互认”(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互认)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3.新时代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及办法研究
4.职业技能与“工匠精神”融合培养研究
5.“三全育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6.教师专业发展及其教学创新能力、团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7.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引领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与融合应用研究
8.国家级职教团队建设信息化管理模式和成果应用推广研究
9.“双师型”教师团队培训标准及课程标准研究
10.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全球推广战略借鉴研究
附件2
首批国家级职教团队协作共同体名单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1
序号 | 专业领域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份 | 专业方向 |
1 |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 |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北京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
3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
4 |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5 |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河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6 |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
7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2
序号 | 专业领域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份 | 专业方向 |
1 |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 |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河北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2 |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辽宁 | 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 | |
3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
4 | 淄博职业学院 | 山东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
5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湖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6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重庆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7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陕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3
序号 | 专业领域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份 | 专业方向 |
1 |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 |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 | 山西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2 |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 吉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3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
4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5 |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 湖北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
6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
序号 | 专业领域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份 | 专业方向 |
1 | 云计算与大数据运用 |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北京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
2 |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天津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
3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
4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山东 |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 |
5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Web前端开发
序号 | 专业领域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份 | 专业方向 |
1 | Web前端开发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软件技术 |
2 |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 | 软件技术 | |
3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 山东 | 软件技术 |
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
序号 | 专业领域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份 | 专业方向 |
1 | 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河南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2 |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 湖北 | 软件技术 | |
3 |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 广东 | 软件技术 | |
4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软件技术 | |
5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重庆 | 软件技术 | |
6 |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 | 软件技术 |
航空装备技术与应用
序号 | 专业领域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份 | 专业方向 |
1 | 航空装备技术与应用 |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 | 飞行器维修技术 |
2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 |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 | |
3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陕西 |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含新能源汽车)1
序号 | 专业领域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份 | 专业方向 |
1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天津市职业大学 | 天津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2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 辽宁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
3 |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上海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
4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
5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
6 |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 湖南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
7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
8 |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贵州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含新能源汽车)2
序号 | 专业领域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份 | 专业方向 |
1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 河北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2 |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 吉林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
3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
4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重庆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建筑信息模型制作与应用1
序号 | 专业领域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份 | 专业方向 |
1 | 建筑信息模型制作与应用 |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 河北 | 建筑工程技术 |
2 |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黑龙江 |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 |
3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 建筑工程技术 | |
4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 山东 | 建筑工程技术 | |
5 |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 | 建筑工程技术 | |
6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 | 建筑工程技术 |
建筑信息模型制作与应用2
序号 | 专业领域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份 | 专业方向 |
1 | 建筑信息模型制作与应用 |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内蒙古 | 建筑设计 |
2 |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 建设工程管理 | |
3 |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 | 建筑工程技术 | |
4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河南 | 建筑工程技术 | |
5 |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 重庆 | 建筑工程技术 | |
6 |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陕西 | 建筑工程技术 |
物联网技术
序号 | 专业领域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份 | 专业方向 |
1 | 物联网技术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2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
3 |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 | 应用电子技术 | |
4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应用电子技术 | |
5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
6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重庆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化工与制药技术1
序号 | 专业领域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份 | 专业方向 |
1 | 化工与制药技术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 天津 | 药品生产技术 |
2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 江苏 | 药品生产技术 | |
3 |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 广东 | 中药制药技术 | |
4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重庆 | 药品生产技术 |
化工与制药技术2
序号 | 专业领域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份 | 专业方向 |
1 | 化工与制药技术 |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辽宁 | 石油化工技术 |
2 |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吉林 | 应用化工技术 | |
3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应用化工技术 | |
4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 应用化工技术 | |
5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精细化工技术 | |
6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甘肃 | 石油化工技术 |
新能源与环保技术
序号 | 专业领域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份 | 专业方向 |
1 | 新能源与环保技术 |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天津 | 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 |
2 |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河北 | 环境工程技术 | |
3 |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 山东 | 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 | |
4 |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 湖北 | 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 | |
5 |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 | 风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 |
6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 |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 | |
7 |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 重庆 | 新能源装备技术 | |
8 |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 甘肃 | 风力发电工程技术 |
电子商务
序号 | 专业领域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份 | 专业方向 |
1 | 电子商务 |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 黑龙江 | 电子商务 |
2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电子商务 | |
3 |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电子商务 | |
4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 电子商务 | |
5 |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 电子商务 | |
6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 浙江 | 电子商务 | |
7 |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 河南 | 电子商务 | |
8 |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 | 电子商务 | |
9 |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 云南 | 电子商务 |
现代物流管理
序号 | 专业领域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份 | 专业方向 |
1 | 现代物流管理 |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 北京 | 物流管理 |
2 |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 天津 | 物流管理 | |
3 |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河北 | 物流管理 | |
4 |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 辽宁 | 物流管理 | |
5 |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 物流管理 | |
6 |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 江西 | 物流管理 | |
7 |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 山东 | 物流管理 | |
8 |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 湖北 | 物流管理 | |
9 |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 | 物流管理 | |
10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 | 物流管理 |
养老服务、家政服务
序号 | 专业领域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份 | 专业方向 |
1 | 养老服务 |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 北京 | 老年服务与管理 |
2 |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 北京 | 老年服务与管理 | |
3 |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天津 | 护理 | |
4 |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吉林 | 护理 | |
5 |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护理 | |
6 | 滨州职业学院 | 山东 | 护理 | |
7 |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 山东 | 护理 | |
8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 | 老年服务与管理 | |
9 |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 | 护理 | |
10 |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 | 护理(母婴护理方向) |
幼儿保育与学前教育
序号 | 专业领域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份 | 专业方向 |
1 | 幼儿保育与学前教育 |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江苏 | 学前教育 |
2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 学前教育 | |
3 |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安徽 | 学前教育 | |
4 |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福建 | 学前教育 | |
5 |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福建 | 学前教育 | |
6 |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四川 | 学前教育 | |
7 |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四川 | 学前教育 | |
8 | 新葡萄8883官网AMG | 新疆 | 学前教育 |
附件3
项目登记号 | 项目序号 |
国家级职教团队课题研究项目
申
请
书
研 究 领 域: | |
专 业 方 向: | |
项 目 名 称: | |
申 请 人 姓 名: | |
申请人所在单位: | |
填 表 日 期: |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制
2019年12月
课题负责人承诺:
我承诺对本申请书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申请书为有法律约束力的立项协议,遵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相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有使用本申请书所有数据和资料的权利。若填报失实、违反规定,本人将承担全部责任。
课题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填 写 说 明
1.本表请用计算机如实填写,报送1份原件。申请书请用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封面上方“项目登记号”及“项目序号”申请人不需要填写。
2.项目类别:按“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填写。
3.研究领域:按专业领域方向。
4.项目负责人:为项目研究的实际负责人,只填写一人。主要参加者:必须真正参加本项目的研究工作,不含项目负责人。
5.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所在单位具体到二级单位。
6.项目管理部门:本单位具体负责项目管理的处室。
7.行政职务:按校长、副校长、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职能处室处长等填写,没有执政职务填“无”。
8.申报者需自留本申请书复印件,结项时必须提交申请书复印件。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 |||||||||||
关键词 | |||||||||||
研究领域 | A.专业领域 □ (专业方向: ) | ||||||||||
B.公共领域 □ (选题方向: ) | |||||||||||
项目类别 (申报专业领域课题填写) | A.主课题项目 □ 选题方向: | ||||||||||
B.子课题项目 | 选题方向: | ||||||||||
课题申报 (负责)人 | 性别 | 民族 | 出生日期 | 年 月 日 | |||||||
行政职务 | 专业职称 | 研究专长 | |||||||||
工作单位 | 联系电话 | ||||||||||
通讯地址 | 市(县) 街(路) 号 | ||||||||||
合作单位 | 合作院校名单 | 合作企业名单 | |||||||||
课题组 主要成员 | 姓名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工作单位 | 分工安排 | 本人签字 | |||||
二、课题设计论证
本表参照以下提纲撰写,要求逻辑清晰,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内容翔实,排版清晰。 1.[选题依据] 本课题的独到应用价值等。 2.[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等。 3.[思路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 4.[创新之处] 在知识构建、实践应用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
三、研究基础和条件保障
本表参照以下提纲撰写,要求填写内容真实准确。 1.[学术简历] 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简历,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积累和贡献等。 2.[研究基础] 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及社会评价等。 3.[承担项目] 负责人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资助机构、资助金额、结项情况、研究起止时间等。 4.[条件保障] 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 |
四、经费预算
费用类别 | 序号 | 经费开支 科目 | 金额(万元) | 序号 | 经费开支科目 | 金额(万元) |
直接 费用 | 1 | 材料费 | 5 | 专家咨询费 | ||
2 | 数据采集费 | 6 | 劳务费 | |||
3 | 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 7 | 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含打印、复印、装订资料查询费等) | |||
4 | 设备费 | 8 | 其他(市内交通、通讯费) | |||
间接费用 | 合计 |
五、经费管理
承诺遵守财务规章制度,如实填报,严格监督课题经费的合理有效使用,保证课题经费单独立户,专款专用,不挤占和挪用课题经费,在课题结题时提供课题经费使用明细单。 |
收款单位全称: 开户银行: 银行帐号: 汇入地点(指所在城市名): 财务联系电话:
财务部门公章: 财务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
六、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
1、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 2、该项目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素质与业务水平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3、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本项目所需的时间和条件; 4、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项目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
单 位 公 章 年 月 日
|
七、合作单位审核意见
合作单位审核意见 |
单 位 盖 章 年 月 日 | 合作单位审核意见 |
单 位 盖 章 年 月 日 |
合作单位审核意见 |
单 位 盖 章 年 月 日 | 合作单位审核意见 |
单 位 盖 章 年 月 日 |
合作单位审核意见 |
单 位 盖 章 年 月 日 | 合作单位审核意见 |
单 位 盖 章 年 月 日 |
合作单位审核意见 |
单 位 盖 章 年 月 日 | 合作单位审核意见 |
单 位 盖 章 年 月 日 |
八、评审组评审意见
评审组人数 | 实到人数 | 表决结果 | ||||
赞 成 票 | 反 对 票 | 弃 权 票 | ||||
评审组意见 |
评审专家签字:
年 月 日
|